时柱主要是算天干,因为时支是固定的。算时柱天干是根据日柱天干来推算子时的天干,然后推算其他时辰的天干,从而排出时柱的。其口诀是: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八字中的时柱怎么算
时柱主要是算天干,因为时支是固定的。
算时柱天干是根据日柱天干来推算子时的天干,然后推算其他时辰的天干,从而排出时柱的。
其口诀是:
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甲己还加甲”,就是说甲日、己日的子时天干是甲子,那么丑时就是乙丑,寅时就是丙寅。。。。其他以此类推。2014-10-10
从出生日干推算:甲己日起甲子,乙庚日起丙子,丙辛日起戊子,丁壬日起庚子,戊癸日起壬子。如:甲午日卯时出生。日干是甲,查看甲己日起甲子时。就从甲子算至出生的卯时,就得出时柱了。甲子、乙丑、甲午、丁卯。时柱是丁卯。 满意请采纳2019-01-09
时柱主要是算天干,因为时支是固定的。算时柱天干是根据日柱天干来推算子时的天干,然后推算其他时辰的天干,从而排出时柱。
其口诀是: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甲己还加甲”,就是说甲日、己日的子时天干是甲子,那么丑时就是乙丑,寅时就是丙寅。其他以此类推。【摘要】
如何算时柱?【提问】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我正在打字,请稍等一下,不会,不回答的【回答】
时柱主要是算天干,因为时支是固定的。算时柱天干是根据日柱天干来推算子时的天干,然后推算其他时辰的天干,从而排出时柱。
其口诀是: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甲己还加甲”,就是说甲日、己日的子时天干是甲子,那么丑时就是乙丑,寅时就是丙寅。其他以此类推。【回答】
十二时辰
(北京时间):
1、子时:23点到01点丑时:01点到03点。
2、寅时:03点到05点卯时:05点到07点。
3、辰时:07点到09点巳时:09点到11点。
4、午时:11点到13点未时:13点到15点
5、申时:15点到17点酉时:17点到19点。
6、戌时:19点到21点亥时:21点到23点。【回答】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帮助到您,如果觉得有用点个赞,祝您生活愉快,好人一生平安【回答】2022-01-16
2020-04-04
基本介绍
因子时为每天的第一个时辰,所以地支以子时为起点划分时辰干支。
日上起时: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做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处去?壬子是真途。
即甲或己日(出生日)的子时为甲子,按顺序推,丑时则为乙丑,寅时为丙寅,卯时为丁卯……以后的时辰依次排列,乙或庚日按丙子、丁丑、戊寅……依次排列,丙或辛日的子时则从戊子排起,其它日的时辰按上面的口诀排起即可。
日上起时表
日
时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甲辰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必须以当地时间(即本地不同的日出时间)为基准而划分时辰,夏天昼长夜短,寅时中日出,戌时中日落。冬天昼短夜长,卯时日出,酉时日落。判断各地的地方时请参阅下面从网上摘录的“时差表”。
十二时辰
(北京时间):
子时:23点到01点 丑时:01点到03点
寅时:03点到05点 卯时:05点到07点
辰时:07点到09点 巳时:09点到11点
午时:11点到13点 未时:13点到15点
申时:15点到17点 酉时:17点到19点
戌时:19点到21点亥时:21点到23点2020-09-22
时柱在生辰八字中代表的含义是非常多的,对于个人来说,时柱往往代表着其一生的成就以及晚年的运势。一个人的八字时柱如果生得非常好,见喜得用,则这个人的个人能力往往非常强,一生之成就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时柱主要是算天干,因为时支是固定的,算时柱天干是根据日柱天干来推算子时的天干,然后推算其他时辰的天干,从而排出时柱。通过时柱查询,也能够大概得出这个人的灾厄以及身体变化状况,通过与其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时柱本身的属性,还可以得出这个人的命格之好坏、命旺与否等等。往往一个人的时柱越硬,其身体也就越健康,运气也就越佳。
八字即生辰八字,是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八字在汉族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干和年支组成年柱,月干和月支组成月柱,日干和日支组成日柱,时干和时支组成时柱;一共四柱,四个干和四个支共八个字,故又称四柱八字。四柱加大运加流年的预测模式称之为子平术;四柱太阳律月亮律属于四柱完整的预测技术与方法。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