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来源?

…通过竞赛而选中了鼠 、牛、虎等12种动物;12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一些氏族的图腾崇拜,按某次集会时各部落的强弱划分;12生肖可能是从天竺引 进的;或28个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个时辰。每个星宿都以一种动物命名。从每个...
十二生肖来源?
  我国古籍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以后,在中原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两种纪年法相互触合形成现在12生肖。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 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另外,关于12生肖来历的说法还有:洪巽的《阳谷漫录》中说,12地支中位居奇数者,以动物的指或蹄也为奇数相配,如子位居首位,与它相配的鼠为5指,地支中居偶数位的,则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如牛与丑相配,为4爪。叶世杰在《草木子 》中,把12生肖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齿、牛无牙、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 筋、人则无不足”。
  其它的说法还有种种。诸如:黄帝要选拔12种动物在天上按时值班……通过竞赛而选中了鼠 、牛、虎等12种动物;12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一些氏族的图腾崇拜,按某次集会时各部落的强弱划分;12生肖可能是从天竺引 进的;或28个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个时辰。每个星宿都以一种动物命名。从每个时辰值班的动物中挑选某种常见的作某一年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2012-03-11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只有在代表了十二种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以后才有可能成为十二生肖,才有可能如此排列;老鼠只有在代表了普通百姓以后才能排第一,专吃老鼠的“猫”也就不能进入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起源于六十甲子,而六十甲子传说是由黄帝时期的大挠氏推演、创作。刚开始时天干仅用来记日,因为每个月的天数都以十进位;地支用来记月,因为一年十二个月,正好用十二地支来相配。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记日,每个月里仍有三天为同一天干,便开始用天干与地支搭配。后来慢慢用来记年、记月、记时。它有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组成。天干地支原取意于树木,又称“干枝”。它们的原始意义是:
  一、天干
  甲: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草木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草木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等待来春。
  辛:金味辛,草木成而有味。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草木怀妊。
  癸:揆也,草木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二、地支
  子:孳也,草木种子,吸土中水份而出,为一阳萌生的开始。
  丑: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东方日照,草木滋茂。
  辰:震也,草木震地而长,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草木盛长而起,纯阳无阴。
  午:草木丰满长大,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草木都已长成。
  酉:收也,草木到这时都收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草木,已达极点。
  这是草木在一年四季之中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芽、生长、成熟、枯萎过程的非常科学的描写。它与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无关。
  春秋战国时期,历法混乱,夏历、殷历、周历同时并存使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夏历建亥之月(十月)为一年的开始,一直到公元前104年的汉武帝改用太阳历,正式确定以夏历的建寅之月为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头。寅月,严寒即将过去,春的气息已经来临,而且正值农闲,农民有空迎接新年春节的到来,所以延用至今。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诗经•小雅•吉日》中,“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把马与午对应起来。具体是哪位先人发明了十二生肖,已难以考证。
  十二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我们知道,龙是王的象征,帝王穿龙袍、坐龙庭;虎是将军的象征,称将军为虎将、有虎威;猪是愚蠢的象征,骂人笨是“蠢猪”、“笨得象猪一样”:猴是精明的替身,说人精明是“猴精猴精”;狗是奴才的代言词,一骂人便是“狗奴才”。我经过潜心的研究、分析,认为:十二生肖就不是单纯的十二种动物,它们分别代表十二种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
  子-鼠:百姓(子民)。
  丑-牛:宰相,引指德才兼备的官吏。
  寅-虎:元帅,引指忠心报国的武将。
  卯-兔:皇后,引指美丽、聪慧、善良的女子。
  辰-龙:皇帝。
  巳-蛇:王爷、诸侯,引指野心家、阴谋篡位者。
  午-马:士兵。
  未-羊:有德无才、外强中干的官吏。
  申-猴:有才无德、心术不正的谋士(隐士)。
  酉-鸡:长舌妇,指说长道短的小人。
  戌-狗:太监,泛指奴才。
  亥-猪:无才无德的人,引指弱智或大脑有障碍的人。2012-03-24
十二生肖计年始于东汉时开始了,《北史·宇文护传》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
十二生肖图(12张)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民间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12生肖的来历如何呢?我国古籍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以后,在中原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两种纪年法相互触合形成现在12生肖。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 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另外,关于12生肖来历的说法还有:洪巽的《阳谷漫录》中说,12地支中位居奇数者,以动物的指或蹄也为奇数相配,如子位居首位,与它相配的鼠为5指,地支中居偶数位的,则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如牛与丑相配,为4爪。叶世杰在《草木子 》中,把12生肖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齿、牛无牙、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 筋、人则无不足”。   其它的说法还有种种。诸如:黄帝要选拔12种动物在天上按时值班……通过竞赛而选中了鼠 、牛、虎等12种动物;12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一些氏族的图腾崇拜,按某次集会时各部落的强弱划分;12生肖可能是从天竺引 进的;或28个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个时辰。每个星宿都以一种动物命名。从每个时辰值班的动物中挑选某种常见的作某一年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   尽管人们不能确定12生肖的确切来历,但因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仍有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2012-03-14
中国古代经典故事
2019-06-25
不知道2012-03-11
2020-09-22
ysrdz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4-12-19 07:44: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 十二肖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 。”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

  • 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

  • 1、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 ”。又见于《礼记·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气”;2、有史料云:它最晚应形成于汉代。其依据是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云:“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

  • 2、考古学家在战国末期的睡虎地秦简和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发现了配有干支的十二兽的记载。这些记载在兽名和干支排列上与后世的十二生肖总体相似,其使用方法和占卜逻辑也与后世生肖相类似。这表明,睡虎地秦简和放马滩秦简《日书》中记载的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很可能是后世十二生肖的起源。十二生肖的纪...

  • “是原始人 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学说。4. 外来说 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认定生肖的外来性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