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短歌行》里,借用周公旦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求贤?

曹操在《短歌行》里,借用周公旦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之心的两句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此诗的主题。“周公吐哺”...
曹操在《短歌行》里,借用周公旦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求贤?
曹操在《短歌行》里,借用周公旦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之心的两句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此诗的主题。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意为: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
借用了《管子·形解》中陈沆说:“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意为: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是很有助于说明此诗的背景、主题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扩展资料:
《短歌行》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海 一作:水)
2022-12-24
ysrdz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4-12-19 04:10: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曹操在《短歌行》里,借用周公旦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之心的两句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此诗的主题。“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

  • 在曹操的《短歌行》中,他对贤才的渴望之情被细腻地表达出来。最为典型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诗借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意象,曹操以此表达对贤才的深切期盼,仿佛他的心与贤才紧紧相连。此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是《短歌行》中的重要诗句。曹操在此引用了周公旦“吐哺握发...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短歌行》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曹操的崇高抱负。他借周公旦“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殷勤地接待贤士,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这表现出曹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 如果你说的是曹操的《短歌行》其一的话,那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句。这其中有着一个典故,传说中周公旦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曾经洗头,吃饭都中断数次,就为了留住人才。不讨论这个典故的真实性,但就曹操引用这个典故来说,是突出了诗歌的中心思想,堪称点睛之笔,表达了他自己当时求贤若渴的心...

  • 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是:“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说的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三次把饭粒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