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是何含义 出处是哪里? 哪一位做的

相国威权,阴有篡汉之意.恐人心不服,乃折节谦恭,尊礼贤士,假行公道,虚张功业.天下郡县称莽功德者,共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莽知人心归己,乃眈平帝,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是何含义 出处是哪里? 哪一位做的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此诗大抵说人品有真有伪,须要恶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恶.第一句说周公.那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少子.有圣德,辅其兄武王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武王病,周公为册文告天,愿以身代.藏其册于金匮,无人知之.以后武王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抱成王于膝,以朝诸候.有庶兄管叔、蔡叔将谋不轨,心忌周公,反布散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不久篡位.成王疑之.周公辞了相位,避居东国,心怀恐惧.一日,天降大风疾雷,击开金匮,成王见了册文,方知周公之忠,迎归相位,诛了管叔、蔡叔,周室危而复安.假如管叔、蔡叔流言方起,说周公有反叛之心,周公一病而亡,金匾之文未开,成王之疑未释,谁人与他分辨?后世不就会把好人当做恶人?第二句说王莽.王莽字巨君,乃西汉平帝之舅.为人奸诈.自恃椒房宠势,相国威权,阴有篡汉之意.恐人心不服,乃折节谦恭,尊礼贤士,假行公道,虚张功业.天下郡县称莽功德者,共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莽知人心归己,乃眈平帝,迁太后,自立为君.改国号曰新,一十八年.直至南阳刘文叔起兵复汉,被诛.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不就是一个完名全节贤宰相,垂之史册?不把恶人当做好人么?
所以古人说:“日久见人心.”又道:“盖棺论始定.”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了;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2022-05-28
ysrdz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4-12-21 09:03: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当时身死,千古忠佞谁知?此诗揭示人品之真假,需辨恶知美,好知其恶。首句讲述周公。周公姬旦,辅佐武王伐商,定周朝基业。武王病,周公愿以身代,藏册文于金匮,无人知。后武王崩,成王年幼,周公抱王于膝,众诸侯朝见。有庶兄管叔、蔡叔谋反,布流言诋毁周公...

  • 出自:白居易[唐]《放言五首》其三。意思是: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原文: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释义: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

  •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意思是:如果周公在流言蜚语的日子里死去,而王莽在篡位之前表现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那么千年来人们可能只会把周公视为篡权者,把王莽视为忠臣。这句话的寓意是,人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评判往往只根据他们最终的行为和结果,而忽略了他们经历的复杂性和历史背景。

  • 意思是: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出自《放言》,全文如下:《放言》唐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释义:我送给你一种解疑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

  •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个诗的意思是说:周公这样的大忠臣也有被流言中伤,被大家怀疑的时候;王莽这样的乱臣贼子也有装模做样,收买人心被大家称赞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就死了,那么古今天下的忠奸不就没人分得清了么?总体意思是说:看人不要看一时,而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