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演义中,要通过抹黑周公瑾来吹捧诸葛孔明?

罗贯中见此就伸出了邪恶之手,把这场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打造成了诸葛亮的个人秀。在这场战役中,火烧赤壁这一决定胜负的战斗是由周瑜指挥达成的,成为妨碍诸葛亮个人秀的关键障碍,自然就成了重点关照的对象咯。罗贯中连...
为何在演义中,要通过抹黑周公瑾来吹捧诸葛孔明?
“既生瑜,何生亮!”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被诸葛亮气的说出这句千古名言之后,就吐血身亡了。留下了小气不能容人的形象,为世人所不齿。

然而当你翻开正史,你会发现周瑜和诸葛亮毫无过节,史书上记载的周瑜也和演义里的形象完全相反。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在东吴深受孙权及文武百官的敬重,乃至后世名人对他的评价都是赞叹敬仰。

至于小说中那无容人之量的周瑜,我想大家都知道是罗贯中为了抬高诸葛亮的形象而为之的,但是你们知道罗贯中为何会选择周瑜来当诸葛亮的踏脚石吗?
小说中,诸葛亮是在第三十七回登场的,在一本一共只有一百二十回的小说里,这已经属于中期的内容了。而按照历史的记载,诸葛亮一直到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也就是小说八十五回之后,才开始大放光彩。如果不给诸葛亮杜撰事迹,这期间他将会一直打酱油。试问一本小说中的主角,初登场时内容就已经到了中期,一直打酱油到后期才开始装逼,这样怎么能吸引人呢?

我已经不能纯洁的看待这张图片了
虽然书中的诸葛亮刚登场时,就给刘备规划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但是这毕竟不如实打实的战绩吸引人的目光,于是就开始为他杜撰功劳。先是把刘备的博望坡之战的功劳抢去,然而这场战役捞的声望并不够格,正好不久就发生的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罗贯中见此就伸出了邪恶之手,把这场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打造成了诸葛亮的个人秀。

在这场战役中,火烧赤壁这一决定胜负的战斗是由周瑜指挥达成的,成为妨碍诸葛亮个人秀的关键障碍,自然就成了重点关照的对象咯。罗贯中连刘备的功劳都敢抢,何况是东吴的周瑜?其实在书中,关于这场战役的人物或都多或少的被抢战绩、抹黑。就凭书中舌战群儒这一场戏,就抹黑了多少东吴的名臣?
既然罗贯中要把诸葛亮打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那么光有智慧的表现还不够,人品怎么说也得要过的去。于是可怜的周瑜,在书中连去世都要因为是被诸葛亮三气气死的,用他的小肚鸡肠来衬托诸葛亮的宽厚大度。

在古代,人们对周瑜的误解尚且可以说是罗贯中的锅。可是现如今,还对“演义”二字不了解,从而将周瑜小说中的形象当成正史来讨论的人,他们也得付很大的一部分责任。
2020-12-28
ysrdz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4-12-19 06:11: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演义》中,罗老先生为了突出诸葛孔明的绝世之才,抹黑了周瑜,硬生生的将一代风流人物刻画成一个心胸狭隘,妒火中烧之辈,强行让诸葛亮气死了周瑜。作为历史小说,艺术加工在所难免。那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周瑜,翩翩君子,儒将也!大文豪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

  • (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2 气量狭小的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诸葛亮贬低周瑜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 舌战群...

  •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地位却比自己高,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

  • 在演义中作者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功绩,刻意的贬低了周瑜,这导致周瑜变成了一个小肚鸡肠的人,虽然有才,但总是比诸葛亮差那么一点。甚至作者还给周瑜安排了一个极其卑微的死法——活活气死,后来有人还添油加醋,觉得周瑜当时在棺材里装死,结果诸葛亮在吊唁时把棺材盖给拍实惠了,周瑜被活...

  • 周瑜受到更大的贬低和歪曲当然是演义了。为了美化演义第一男主角诸葛亮,罗贯中可说是耗费了心机。因为诸葛亮除了在刘备死后有些作为外,在此之前除了出使了一次东吴余下的事,就是为刘备管管粮草足食足兵而已,要拔高他不用非常之策可不行。于是只能对不起周瑜了。再说如前所述,周瑜是刘备集团发展壮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