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下士未篡时。白居易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下士未篡时。”出自白居易的七律组诗《放言五首》之三,全诗如下:《放言五首》(之三)【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下士未篡时。白居易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元和十年(815年)发生了宰相武元衡、御史中丞裴度被刺事件,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力主严惩凶手,遭到了被白居易以前以诗文讥讽过的权贵、藩镇势力和宦官集团的联手迫害,被贬为江州司马,因为被挤出了“中央第二梯队”,白居易的政治前途一片黯淡,悲愤之余他不得不冷静下来去思考一些现实问题,于是就有了《放言五首》。原诗的的序中写的很明白,这五首诗是在被贬为江州司马的途中所写的,其通篇说的虽都是哲理,但其悲愤失望之情也显而易见,其三就是表达对自己落难时旧友见死不救的失望的。2014-09-09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下士未篡时。”出自白居易的七律组诗《放言五首》之三,全诗如下:

《放言五首》(之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放言五首》的诗序介绍了这组七律诗的写作背景:元九在江陵时,有放言长句诗五首,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

根据序文可知,这组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被贬谪去江州(浔阳)途中和元稹的同名组诗之作。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因上书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当年六月,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放言五首》诗奉和。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两句诗需要和尾联两句连起来理解,其意思是: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这几句是从反面说明识别事物的真伪优劣需要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代汉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本传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是一篇的关键句。“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纡徐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2014-09-09
  《放言五首》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是一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在这五首诗中,作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分别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已见,以表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态度并告诫世人。
  第一首诗放言政治上的辨伪──略同于近世所谓识别两面派的问题;第二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第三首诗流传最广,以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一个道理:若想对人、事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第四首诗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第五首诗艺术地说明了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本规律这一道理,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虽通篇议论说理,但启人深思,并不乏味。

  作品名称:放言五首
  作品别名:放言、放言五首并序
  创作年代:中唐
  作品出处:《白氏长庆集》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白居易

  放言五首(并序)1
  元九在江陵时2,有放言长句诗五首3,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4,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浔阳5,未届所任6,舟中多暇7,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8。

  (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1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18。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19。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20。

  【番号句注释】:

  17.君:指元稹。狐疑:狐性多疑,故称遇事犹豫不定为狐疑。屈原《离骚》:“心犹豫而狐疑。”按:元稹在政治上遭到打击后,情绪一度动荡,白居易因劝他要经得起考验,等到时机好转,是非真伪自会分明。“不用”句谓:吉凶祸福,在所不计;问卜求签,更无必要。钻龟、祝蓍(shī):古代迷信活动,钻龟壳后,看其裂纹以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

  18.“试玉”二句:言坚贞之士必能经受长期磨练;栋梁之材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认出来的,前句下作者自注说:“真玉烧三日不热。”《淮南子·俶真训》:“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后句作者亦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豫章:枕木和樟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正义》:“豫:今之枕木也;樟,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19.日:一作“后”。见《史记·鲁国公世家》。后句言王莽在未篡汉以前曾伪装谦恭下士。《汉书·王莽传》:“(莽)爵位盖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赈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后竟独揽朝政,杀平帝,篡位自立。此二句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说明真伪邪正,日久当验。未篡:一作“下士”。

  20.向使:假如。复:又(有)。

  【】创作背景【】

  据序文可知,这组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被贬谪去江州(浔阳)途中和元稹的同名组诗之作。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诗人因上书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当年六月,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放言五首》诗奉和。

  【附:白话译】

  白话译文

  其一
  白日真黑夜假谁去分辨,从古到今的事无尽无休。
  只喜臧生能骗过圣人,又怎知甯子识破了装傻的。
  萤火虫有光非真的火光,荷叶上的露水虽圆岂是真珠?
  不要烧柴去照亮车马,可怜的光彩有甚么不同呢?

  其二
  世上的事依托隐藏不定,尘世的事拉开缠绕没有停止过。
  祸福轮回像车轮一样,荣光枯萎反来覆去像手持钩。
  龟灵占卜要将龟开膛破肚,马失前蹄也不必忧虑。
  如不信时请看下棋的人,输赢还得等到局终才分晓。

  其三
  赠给你(元稹)一种排解疑虑、舒泄忧愤的办法,当然,这法子用不着你那些龟壳与蓍草。
  君不见,试玉石之真假还得烧满三天,辨别枕树与樟树还得待其长到七年以后。
  即使是道德楷模、大圣人周公也都曾有过害怕流言蜚语的时候,东汉王莽在篡位之前竟也谦恭下士,体恤下属。……………… 〔人都会变,请把疑虑交给时间,不论期长期短,只要其各自的火候到了、年月足了,就自会有答案。〕
  假使这些人当初便死去了,那他们表面的真假、内心的善恶又有谁能知道呢?

  其四
  谁家住宅建成后还去破坏,哪里的亲朋哭了以后又唱起来?
  昨天屋内外还挤满了人,今天在门外就如此冷落了。
  北邙山没有留下空闲土地,东海何曾有稳定的波浪?
  不要嫌贫爱富去夸张炫耀,死后都成了枯骨又如何呢?

  其五
  泰山不能损坏毫发,颜渊无意羡慕老聃和彭祖。
  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要死,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
  何必眷恋尘世常怕死,也不要嫌弃而厌恶生活。
  生与死都是一种幻觉,梦幻人的悲哀欢乐又维系人间情呢。

  第三首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增强了诗歌的吸引力。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是什么、不是什么;是什么,却不径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更曲折、更有波澜,产生了如设置悬念的效果。诗的第三、四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这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代汉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本传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是一篇的关键句。“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纡徐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读之有味。2014-09-09
ysrdz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4-12-19 15:56: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翻译: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出自《放言五首》,其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是一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在这五首诗中,作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分别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己见,以表明对当时社会...

  • 出自:白居易[唐]《放言五首》其三。意思是: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原文: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释义: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

  • 王莽谦恭未篡时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原文』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译文』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检验玉的真假需要烧...

  •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意思:周公这样的大忠臣也有被流言中伤,被大家怀疑的时候;王莽这样的乱臣贼子也有装模做样,收买人心被大家称赞的时候。

  • “周公恐惧流言日”意味着,周公在面临外界对他即将篡位的不实言论时,采取了避居东国的行动,以此来避免被误解或受到不必要的攻击。这一举动体现了周公对于外界言论的审慎处理以及对于自身地位的谨慎维护。“王莽谦恭未篡时”则描述了王莽在尚未篡位前的谦逊态度和恭敬行为。通过这些行为,王莽试图赢得民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