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贡献更大,更有能力,为何周武王却只让周公辅佐成王?

所以,武王选择了弟弟周公旦和族兄弟召公奭来辅佐周成王,甚至周成王之后,召公奭还辅佐了周康王。而姜子牙这边呢,被派遣至齐地,用了五个月平定齐地,安排妥当,让自己的第四子接管了自己的位置后,自己带着长子姜伋最为...
姜太公贡献更大,更有能力,为何周武王却只让周公辅佐成王?
按理来说,谁是辅佐幼帝最好的选择,这个得根据当时实际情况而论。
汉武帝,送霍光“周公旦背子图”寓意希望霍光行周公之礼,另外两人,一个是匈奴王之子金日磾,一个是马倌上官桀。没有选刘姓皇族进行辅佐汉宣帝,主要是汉武帝对此三人的忠诚和能力非常肯定,另外刘邦曾言“非刘姓为王,天下共击之”,所以,异姓觊觎王位,各方刘姓诸侯会合兵而攻之,所以,他们辅佐年幼的宣帝比刘姓更稳妥。

汉昭烈帝刘备,让诸葛亮,李严辅佐刘禅,也是因为刘备对他们的忠诚和能力的信任,而刘姓的亲缘更无合适人选。
顺治帝安排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人辅佐。
如果是传位给年长的皇帝,那么,基本没什么问题,大臣们会竭尽所能地为朝廷卖力,关键是辅佐幼主,往往会有人觊觎神器,谋权篡位。
这里就出现了周武王为什么没安排姜太公辅佐周成王的重要原因。
司马迁《史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谋计居多。”

可见,太公望的功劳之重,可以说是功高盖主,那么,如果周武王再让太公望辅佐幼主,谁能制止太公望的权力呢?这将会置姬家江山于火炭之上,岌岌可危。所以,武王选择了弟弟周公旦和族兄弟召公奭来辅佐周成王,甚至周成王之后,召公奭还辅佐了周康王。而姜子牙这边呢,被派遣至齐地,用了五个月平定齐地,安排妥当,让自己的第四子接管了自己的位置后,自己带着长子姜伋最为人质,回到了周都城镐京(西安),来制衡自己的权力,最后终老镐京。
所以,不只是周武王在防备姜子牙,其实姜子牙自己也一直以“报文王知遇之恩,忠心于周”的方式来做的,尽可能的让姬家相信他姜尚,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同时,姜尚也做到了这一点,姜伋后来作为辅佐周成王的儿子周康王的主要大臣,死后被封为齐丁公。

有人认为没有选择姜尚辅佐周成王是年龄问题,我们仔细看姜尚后来为了保护自己和家族而做的取舍,以及亲自带兵剿灭反叛平定齐地,就可以知道姜尚身体仍然健康,思维仍然清晰,作为周武王的“尚父”仍然被武王所忌惮。同时,周武王死后27年,活到139岁的姜尚才死去,此时周成王都死去4年了,所以,年龄不是问题。
综上所述,周武王没有选择自己的“尚父”姜太公辅佐周成王,还是因为姜太公,功高盖主,权位过重,怕没人压制住他,所以才没有选择用他辅佐成王的。
2020-12-09
ysrdz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4-12-19 04:47: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0. 综上所述,周武王之所以没有让姜太公辅佐周成王,是因为姜太公权位过重,功高盖主,为避免权力失衡,故未选择他辅佐成王。

  • 首先,姜太公在中国神话中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被赋予了封神的重要职责,这是对其地位和能力的认可。在传说中,姜太公的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具备了处理三界事务的能力。封神是古代神话中的重要事件,需要有一个有足够威望和能力的角色来执行这一重任。其次,姜太公的品行和功绩也让他成为封神的理想人选。

  • 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

  • 1. 姜太公,又称姜子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非仅仅是一位神仙。2. 姜子牙之所以被尊为武圣,不仅因为他的武艺,更因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3. 姜子牙曾辅佐西伯侯姬昌及其子姬发,成为西岐的丞相,并在伐纣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4. 他的智谋在《...

  • 综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最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