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个回答易数问答库专题活动
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成王既崩,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措)四十余年不用。”《大雅·文王之声》所言皆追述周文王、武王...
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因为武王去世时成王还太小,所以周公就自己登基执掌朝政了。不过待成王长大,他还能退下来再成为臣子,(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这是历史上别的权臣做不到...
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所以臣位居与北对南向的天子行礼也有着屈服与天子的威慑之下之意。龙椅朝向 这是在君主之间的南北席位,在古代群臣、朋友之间或者说是私下聚会的场合,根据身份的不同,古人又是怎么做的呢?从一个经典的事件分析也就是...
所谓“南面”亦即坐北朝南,传统文化认为“南”有明、光辉之意。 与南面相对,臣的席位则是北面。《史记》卷四《周本纪》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而“北”有幽微、屈败之意,“败北”连用就表明了“北”的这种含蕴。故而,臣居南朝北,也折射出某种屈服、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