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与饮宴礼仪历史上有何记载

据说,这是周公看到殷人宴饮无时、挥霍无度、“胜而无耻” 的弊病,想加以节制而制定的。后来的各个朝代对其绝大部分都沿袭了下来。周公制定的筵宴礼仪很多。《周礼》记载:“设筵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曰席。”...
周公与饮宴礼仪历史上有何记载
史书上说的“周公制礼作乐”,就是指辅佐周成王管理国家的周公旦,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 治,加强对分封诸侯的控制,他从政治到文化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这是把宗法制和等 级制结合起来而制定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等方面的礼仪。

殷、周时期,人们崇鬼神好祭祀,所以甲骨文中有许多祭奠名称,像衣祭、翌祭、侑祭、御祭 等。祭品和盛祭品的礼器便随之产生。礼仪结束后,凡国祭,君主必须将祭品分赐大臣享用;凡 家祭,亲属朋友就一起将祭品吃掉。它已是具有一定规格的社会交往和宴会聚餐的萌芽。

至于“飨”这种平时的宴乐并无一定的名目,仅称绘。但到了“祭礼、尚施、事鬼神敬而远 之,近人而忠焉”的西周,周公旦就将殷人祭祀中的宴乐改变过来,定出许多为活人而设的宴会 礼仪,其名目有“乡饮酒礼”“大射礼”“婚礼”“公食大夫礼”“燕礼”(即周王飨燕四方宾客的宴 会)等,并且立为国家的礼仪制度。据说,这是周公看到殷人宴饮无时、挥霍无度、“胜而无耻” 的弊病,想加以节制而制定的。后来的各个朝代对其绝大部分都沿袭了下来。

周公制定的筵宴礼仪很多。《周礼》记载:“设筵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曰席。”孙诒让 《周礼正义》:“筵长席短,筵铺陈于下,席在上,为人所坐笈。”“筵席”二字,开始是坐具的总称。 因为古代没有桌子,进食的时候,大家都席地坐在筵席之上,酒食菜肴自然置于筵席之间,故《诗 经》有“肆筵设席”之说,“筵席”二字就具有了酒馔的含义。《礼•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 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正是把筵席、盛器、食物、礼仪四者结合起来宴客的写照, “筵席”由此而得名。《周礼•公食大夫礼》说,周天子便宴是“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 齐”;上大夫请客是“八豆八簋六铡九俎”,外加雉、兔、鹑、驽四味,数目都十分可观。菜点的多 少显示了严格的等级、身份的差别。《礼记•礼器》也有这样的记载:“天子之豆三十有六,诸公 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六,下大夫六。”这说明不同身份的人所享用的食物也有不同的 规定。

周代筵席还有钟鼓奏乐,仕女献舞。在《诗经•伐木》中有:“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说的就 是宾主一边饮宴,乐舞人一边打鼓舞蹈。《诗经》里《宾之初筵》中还记述了聚宴的欢乐场面: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 意是:“宾客们刚上筵席,互相问候,都很有礼貌。器具摆设得这样好看,菜肴陈列得这样整齐。 酒味醇和甜美,饮酒的人无不欢喜。钟鼓奏乐,响彻厅堂,举杯祝酒,川流不息。”把宴会中“以乐侑食”的风尚写得淋漓尽致。

关于饮食卫生的礼节诸如“共食不饱”,即同别人共同在一个容器中吃羹饭,不要吃得过 饱,以表示文明和谦让。“共饭不泽手”,即大伙儿共同吃抓饭,必须饭前把手洗干净。“毋搏 放”,即共同吃饭时,不要把饭捏成饭团子吃,以免令人产生争食之感。“毋放饭”,即以手取饭 若粘手,不得再放回器皿中,以免给人不洁的感觉。“毋咤食”,即吃饭时不要发出难听的声音。 “毋扬饭”,即热饭当待它冷却,若扬去热气则为贪快伤廉也。“毋絮羹”,即被人宴请吃羹,不得 在器皿中调和盐梅,以免产生嫌主人羹汤不好的错觉。“毋刺齿”,即不要当众剔牙齿。今天看 来,这些饮食文明礼节,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17-02-12
ysrdz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4-09-24 15:21: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