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曾经与陆逊谈话中对东吴的几任大都督都有评价,周瑜是独一档,没有人可以超过他,可见周瑜对江东的贡献之大,在孙权心中的地位之高。在孙权称帝后,他还曾感慨,如果没有周瑜周公瑾,他是没有机会坐上这个帝位的。
三国的周公瑾真的是胸怀狭窄目光短浅之人吗?
三国乱世中涌现出不少才俊英杰,在历史舞台上书写着自己传奇的一生。这其中,周瑜,作为东吴名将,亦是名垂千古。
但是,我们在三国演义中所见到的周瑜,虽有才能,却是心胸狭隘,毫无容人之量,与诸葛亮斗智斗勇,却被诸葛亮多次愚弄,最终甚至被气死。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什么样呢?
名满庐江,坚定地追随孙策
周瑜其人,也是出身名门望族,他的祖父和父辈均有人官至汉朝太尉,位列三公,可见其家世也是非同一般。
周瑜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所见所闻以及所经受的教育都让他与众不同,颇为出众。而且周瑜志向远大,在当地很有名声。
周瑜与孙策两家很早就交好,因此两人关系也十分友好。后来孙坚身死,孙策起兵,周瑜就开始追随孙策,征战天下。
对于周瑜的追随,孙策是十分高兴的。因为周瑜不仅有才能,而且在庐江一带非常受百姓爱戴,他的恩德信义让老百姓很信任他。
由此可见,周瑜其人的品行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否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有这么多人支持他。
后来,周瑜还认识了鲁肃,并且邀请鲁肃一同投奔孙策。鲁肃后来成为促成孙刘联盟的关键人物。
可以说,孙刘两家赤壁之战的胜利也有鲁肃很大的功劳,而且后来鲁肃继任了周瑜的大都督之位,继续为江东出谋划策,鞠躬尽瘁。
还有从江夏太守黄祖麾下投降过来的甘宁,也是周瑜向孙权推荐的,甘宁后来也成为东吴的一员大将。由此可见,周瑜不仅有领兵打仗,治理国家的才能,而且还有识人之能。
托孤重臣,辅佐孙权稳固江东
孙策后来遇刺身亡,临死前将江东交给自己的弟弟孙权。他告诉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周瑜此时已经成为东吴的肱股之臣,也是托孤之臣。
孙权接任江东时,才刚刚十八岁。如果按照古人二十而冠的说法,这时候的孙权,可以说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对于他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但是,就是因为周瑜的存在,孙权才逐渐掌握江东,巩固江东的统治,并且把父兄留下来的基业发展壮大。
曹操知道周瑜乃是大才之人,而正巧自己手下有一位能说会道之人,三寸不烂之舌鲜有败绩,且与周瑜有故。于是曹操派此人前去游说周瑜,希望他能投靠曹操。
但是,周瑜根本就没有表现出一丝破绽,一见面就让此人无话可说,此人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周瑜的忠诚受到了当时人们的钦佩。
而且,在孙权继任后,按照礼节,孙权只是将军之位,所以很多人行礼都十分简单。但是只有周瑜,他对孙权行君臣之礼。由此可见,周瑜对江东、对孙氏的忠诚。
赤壁之战,信念坚定目光长远
对于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中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国演义中光是交代赤壁之战的首末,就用了八章之多。而周瑜也是凭借此战,彻底的功成名就,成为当时名将。
三国演义中对周瑜起初对待赤壁之战是不是要打的描写,说是周瑜本是犹豫的,后来是诸葛亮智激周瑜。
说也可以不打,只需要一艘小船,船上装上两人,大乔、小乔送给曹操,正好曹操修筑了铜雀台,就是为了江东的这大小二乔,那么眼下的威胁便可消除。
诸葛亮装作不知道大乔小乔的身份,才借口说出这样一番话,于是周瑜大怒,拔剑说道,我与曹操老匹夫势不两立。这才坚定了周瑜联合刘备抵御曹操的信心。
但是,这是小说演义,并不是真实的历史。其实正史上的记载,周瑜一开始就坚定着联合刘备对抗曹操的信念。
孙权曾经问诸葛亮,为什么刘备不投降曹操,诸葛亮说刘备乃是汉室宗亲,刘氏皇叔,是要为汉室复兴一生征战的,怎么能够投降汉贼曹操。
其实,这与周瑜劝孙权主战也是略有相似的。而且周瑜还为孙权分析了曹操不利的一面。曹军都是北方士兵,首先就是不善水战,这恰恰是东吴的优势。
而且,曹操此时的后方还有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虎视眈眈,曹操还要抽兵提防于此。曹操号称八十万军队,但是,稍微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这肯定是虚假的。
果然,后来为了争夺荆州,吕蒙大败关羽,而且讲关羽人头斩下,这直接导致了孙刘联盟的破裂,不可挽回,双方反目成仇。后来孙刘鹬蚌相争,曹魏渔翁得利。如果周瑜尚在,势必不会让局势如此恶化。
孙权曾经与陆逊谈话中对东吴的几任大都督都有评价,周瑜是独一档,没有人可以超过他,可见周瑜对江东的贡献之大,在孙权心中的地位之高。在孙权称帝后,他还曾感慨,如果没有周瑜周公瑾,他是没有机会坐上这个帝位的。
2020-12-28
不是,实际上的他胸怀宽广,气度非凡,否则他也没有主导赤壁之战的能力了。2020-12-29
我认为并不是,他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就不会有如今的地位了,而且还能一直存活这么长时间。2020-12-30
并不是,在历史上的周瑜行心胸是非常宽广的,而且他深谋远虑,是吴国非常出色的谋臣,赤壁之战也是由周瑜主导的。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