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中的用典“周公吐哺”有甚么作用?

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短歌行中的用典“周公吐哺”有甚么作用?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听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1沐3握发,1饭3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1次头,吃1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类传说固然是太夸大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2019-09-21
ysrdz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4-12-19 09:42: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听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1沐3握发,1饭3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1次头,吃1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类传说固然是太夸大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贤才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才的渴望。周公吐哺的典故和山不厌高的比喻,都表现了诗人对于人才的渴望和招揽人才的决心。综上所述,周公吐哺、山不厌高的典故和比喻,以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诗句,都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贤才的渴望和招揽人才的决心。

  • "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在位者礼贤下士。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

  • 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答案来自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6S3vSKFZL7EIo28Y6Yh9vFdDq3amy-oYICdgWNvJrA1...

  • 曹操在《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句,意在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和招纳贤才的决心。这一典故源自《韩诗外传》中周公的故事,周公自谦地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又辅佐天下,我对天下来说并不轻视。然而,我一次沐浴时要多次握着头发,吃饭时也要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