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为什么要求葬在成周,成王又为何不从呢?

周公也一样,周公担忧死后留下不好的名声,因为他的人生中有一个污点,因为这个污点,周公才会要求死后葬在成周。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弟,曾经两次辅佐哥哥周武王姬发东伐纣王,最终战胜了殷商...
周公为什么要求葬在成周,成王又为何不从呢?
我觉得用这句诗词来形容周公的一生最合适不过了。周公姬旦一生都在为周武王、周成王两父子东奔西走,又或者说是为了西周的天下而奋斗终身。
我们很难说,他年轻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但当一个人年纪大了的时候,很少人仍会以建功立业为己任,更多的人是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

比如说,周公的继承者孔子,在其年纪大时曾说:“不能这样子啊,不能这样子啊!君子最担忧的就是死后没有留下好的名声。我的思想主张在当世不能实行,我该用什么来作贡献,给社会留下好名声呢?”后来孔子选择了著书。
周公也一样,周公担忧死后留下不好的名声,因为他的人生中有一个污点,因为这个污点,周公才会要求死后葬在成周。
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弟,曾经两次辅佐哥哥周武王姬发东伐纣王,最终战胜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后来,周武王分封天下时,把少昊故墟曲阜分给周公,建立了鲁国。不过周公并没有回到鲁国做君主,而是一直留在周朝继续辅佐周武王。
周武王死后,由于周成王年幼,所以周公“代为执政”七年。

周公代政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执政七年,其主要贡献是解决了国家的内乱,制定了礼乐,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等周朝的法制,为后面的“成康之治”,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甚至周公的很多思想,影响了后世几千年之久。
但谁又会想到,这样一位圣贤之人,会差点被周成王杀害了。
2020-11-29
ysrdz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4-12-20 15:53: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周公临死前,请求葬在成周,就是为了向周成王、向后世表明,自己是周成王的臣子,没有任何想谋权篡位的想法。我估计成王表面答应了周公的请求。但在周公死后,成王就把周公葬到了毕邑周文王姬昌身边。(不愧是叔侄,行事果真一模一样)周成王为什么要把周公葬在周文王姬昌身边,很简单,周公姬旦对周朝的贡...

  • 楼上纯属扯淡,只看了几句就意淫成周是丰镐吗?!这句话出自《鲁周公世家》,往前看看,明确写了“成周洛邑”。《鲁周公世家》原文: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 首先,周公要求葬在成周是出于一种儒家治国思想。周公指的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文公,后来被封为上公,所以后人称他为周公。在周文王在位之时,周公便以孝顺仁爱出名,在周武王在位期间辅助其讨伐纣王、治理朝政并改进礼乐,并留下克殷建周、代王生病、周公吐脯等多个典故。后来武王去世,周公又继续辅...

  • 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是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

  • 周公老于丰,成王任命其子明保到成周负责"三事四方"。周公遗言死后愿归葬成周,但成王尊其功,留葬于宗周附近毕地与文王墓相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