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摄政的读后感?

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的“良相佐国”的典范。然而以周公的贤能,也同样遭到他人的猜忌,甚至是来自君主的不信任。对于这种猜忌,周公的响应是“忠”—忠于国,忠于君,更忠于自己。但周公的“忠”并不是“愚忠”,因为他懂的跟...
周公摄政的读后感?
从《史记》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概括周公一生的功绩:

一、帮助武王推翻暴虐的商纣,建立周朝。

二、平定“三监之乱”。

三、“三监之乱”平定后,重新分封诸侯,稳定国家局势。

四、营建新都洛邑,实现武王以国土中心为首都的想法(洛邑在周公过世后才落成)。

五、制礼作乐,改善国家的体制法度。

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的“良相佐国”的典范。

然而以周公的贤能,也同样遭到他人的猜忌,甚至是来自君主的不信任。对于这种猜忌,周公的响应是“忠”—忠于国,忠于君,更忠于自己。

但周公的“忠”并不是“愚忠”,因为他懂的跟太公望、召公等人共谋国事,也懂得在成王怀疑时及时退让,前往楚国。

只要目标正确,行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又能取得共事者的信任,那就放手去做你应该做的事,不必担心别人的闲言闲语。2020-01-27
从《史记》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概括周公一生的功绩:
一、帮助武王推翻暴虐的商纣,建立周朝。
二、平定“三监之乱”。
三、“三监之乱”平定后,重新分封诸侯,稳定国家局势。
四、营建新都洛邑,实现武王以国土中心为首都的想法(洛邑在周公过世后才落成)。
五、制礼作乐,改善国家的体制法度。
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的“良相佐国”的典范。
然而以周公的贤能,也同样遭到他人的猜忌,甚至是来自君主的不信任。对于这种猜忌,周公的响应是“忠”—忠于国,忠于君,更忠于自己。
但周公的“忠”并不是“愚忠”,因为他懂的跟太公望、召公等人共谋国事,也懂得在成王怀疑时及时退让,前往楚国。
只要目标正确,行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又能取得共事者的信任,那就放手去做你应该做的事,不必担心别人的闲言闲语。2020-04-20
周公摄政是指西周周成王时期周公旦辅佐朝政,指导年幼的君主统治国家的故事。周公摄政期间发生了西周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主要有其一为制订分封制,确立宗法原则;其二,制礼作乐。在政治事件上有过三监之乱,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件在于营建东都洛邑以统御东方。周公摄政有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2022-03-30
ysrdz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4-12-21 12:13: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制礼作乐,改善国家的体制法度。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的“良相佐国”的典范。然而以周公的贤能,也同样遭到他人的猜忌,甚至是来自君主的不信任。对于这种猜忌,周公的响应是“忠”—忠于国,忠于君,更忠于自己。但周公的“忠”并不是“愚忠”,因为他懂的跟太公望、召公等人共谋国事,也懂得在成王怀疑...

  • 《唐朝宰相卢怀慎》的读后感 唐朝的宰相卢怀慎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他当官以后,身份高贵,妻子和儿女仍免不了经常挨饿受冻,但是他对待亲戚朋友却非常大方。他在东都(洛阳)担当负责选拔官吏的重要公务,可是随身的行李只是一只布口袋。他担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

  • 其中记述武王病时,周公曾作祷辞祭告于神,请求代武王死,祭毕将祷词封藏在金縢柜中。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成王的另两个叔父管叔、蔡叔等诽谤周公篡位,引起成王怀疑。于是周公避居东都(现河南洛阳市)。后来成王启柜发现祷词,知其忠贞,大为感动,亲自迎回了周公。縢,封缄。金縢密封的...

  •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6.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