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就是“王”,也就是"天子“。公是作为五等爵位之首,或用作尊称。所以周公不能说是三王之一。在“三王”译为“夏﹑商﹑周三代之君”的义项里,百度百科列举了三种情况。1)夏禹﹑商汤﹑周...
中国古代有三王之称的夏禹,商汤,周公中周公是哪个?
先秦时期,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就是“王”,也就是"天子“。公是作为五等爵位之首,或用作尊称。所以周公不能说是三王之一。
在“三王”译为“夏﹑商﹑周三代之君”的义项里,百度百科列举了三种情况。
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
(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
(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维基百科将周解释为“周武王及周文王的合称”:
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及周文王的合称。如,《旧唐书·列传·郑畋》:“代有忠贞之士,力为匡复之谋。我国家应五运以承干,蹑三王之垂统,绵区饮化,匝宇归仁。”
更权威的解释可能需要翻翻相应辞书。2012-05-29
夏禹、商汤、周武王
【词语】:三王
【注音】:sān wáng
【释义】: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 3.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汉之王奉光、王商、王凤。《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颜师古注:"三王,谓邛成侯及商、凤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2)汉之王尊、王章、王骏。《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晋潘岳《西征赋》:"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3)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书.王珣传》:"[王方翼]子珣,字伯玉,与兄玙、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 4.(4)唐之王勃、王绪、王仲舒。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清钱谦益《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采风词翰继三王。"清赵翼《陔馀丛考.四三王》:"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2012-05-29
周公是姬旦,文王姬昌,武王姬发,还有武王是文王的次子,不是弟弟,他的大哥伯邑考被妲己杀了,他才能继承王位,而且,周公不是王啊,是王叔,你是不是看错了,还是在哪看到乱写的。2012-05-29
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
周武王灭商,很快就死了。
周文王代理执掌朝政,就是周公,周公吐脯,天下归心。201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