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第一,在洛水北岸营建新都城--洛邑, 进一步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公把商朝的“顽民”强行迁到洛邑,调来八师军队进行看守,并以此作为东部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自此,周王朝出现了两座都城,西都镐京称为“宗周”,东部洛邑称为...
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第一,在洛水北岸营建新都城--洛邑, 进一步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公把商朝的“顽民”强行迁到洛邑,调来八师军队进行看守,并以此作为东部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自此,周王朝出现了两座都城,西都镐京称为“宗周”,东部洛邑称为“成周”,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周王的统治得到极大加强。第二,西周刚建立之初,武王和周公、成王曾两次大规模分封诸侯,即将从商人那里得来的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功勋以及附属周的小国首领。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地区的统治。相传,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71国。其中,武王的兄弟15人,另有同姓40人。在这么多的封国中,较为重要的有:卫,武王同母少弟康叔的封国,建都朝歌;鲁,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建都曲阜;齐,太公望姜尚的封国,建都营丘;宋,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建都商丘;晋,成王弟叔虞的封地,建都唐;燕,文王庶子召公奭的封地,建都蓟。这些诸侯可以从周王那里受封土地和臣民,当然还必须承担各种义务,比如镇守疆土,交纳贡赋,奉命征伐,按期朝觐等。通过这样的大分封,西周既加强了对殷商旧地的统治,还扩大势力范围。周王朝的统治区域:东至于海,西到今甘肃青海一带,东北至今辽宁省,南达今湘、赣、江、浙,北至河北北部,这是一个疆域辽阔,空前强盛的奴隶制国家。第三,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 周王朝还承袭商朝实行宗法制度。周王既是天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最大的族长,也就是所谓的“大宗”。他就是社稷,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的代表。实际上,历朝历代的周天子均由嫡长子继承,世代都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而其他受封的诸侯,分别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政权机构,分成很多新的别宗。这些诸侯的封地和爵位也都是由嫡长子继承,成为别宗的宗子,也就是“小宗”。在诸侯国内,一些小国君又分封自己的兄弟,建立卿大夫之家。这些卿大夫在自己的封邑内立有家庙,统率自己的家族,对国君而言,他们又是诸侯国内的“小宗”。这种宗法关系层层相属,使族权和政权合二为一。可见,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均按照这种宗法关系确立起来。宗法制度、国家政治制度以及宗法组织与国家组织结合在一起,确保奴隶主贵族的宗主权和政治垄断地位,这也成为西周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色。

2022-11-10
“西周刚建立之初,武王和周公、成王曾两次大规模分封诸侯,即将从商人那里得来的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功勋以及附属周的小国首领。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武王灭商后,陆续进兵各地,快速控制原来商朝统治的主要地区。为缓和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武王封纣王之子武庚为殷侯,留在商都,利用他来控制商朝遗民,同时派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加以监督,史称“三监”。

次年,武王病死,子成王即位,但是当时的成王年仅十三岁,不能管理朝政,于是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但是,管叔、蔡叔对此十分不满,到处散布谣言说周公想要篡位。

看到周王室内部发生矛盾, 武庚趁机串通管叔、蔡叔,以及东方的徐、奄、薄姑、熊、盈等方国,起兵反周。

为了消除疑忌,稳定王室, 周公率先向召公等人作出解释,然后以成王名义调动大军,推动第二次东征。

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才平息叛乱,消灭东方五国,诛杀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等人, 周王朝的统治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为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

东征后,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周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在洛水北岸营建新都城--洛邑, 进一步加强对东方的统治。

周公把商朝的“顽民”强行迁到洛邑,调来八师军队进行看守,并以此作为东部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

自此,周王朝出现了两座都城,西都镐京称为“宗周”,东部洛邑称为“成周”,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周王的统治得到极大加强。

第二,西周刚建立之初,武王和周公、成王曾两次大规模分封诸侯,即将从商人那里得来的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功勋以及附属周的小国首领。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相传,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71国。其中,武王的兄弟15人,另有同姓40人。

在这么多的封国中,较为重要的有:

卫,武王同母少弟康叔的封国,建都朝歌;鲁,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建都曲阜;齐,太公望姜尚的封国,建都营丘;宋,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建都商丘;晋,成王弟叔虞的封地,建都唐;燕,文王庶子召公奭的封地,建都蓟。

这些诸侯可以从周王那里受封土地和臣民,当然还必须承担各种义务,比如镇守疆土,交纳贡赋,奉命征伐,按期朝觐等。

通过这样的大分封,西周既加强了对殷商旧地的统治,还扩大势力范围。周王朝的统治区域:东至于海,西到今甘肃青海一带,东北至今辽宁省,南达今湘、赣、江、浙,北至河北北部,这是一个疆域辽阔,空前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第三,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 周王朝还承袭商朝实行宗法制度。周王既是天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最大的族长,也就是所谓的“大宗”。他就是社稷,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的代表。

实际上,历朝历代的周天子均由嫡长子继承,世代都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

而其他受封的诸侯,分别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政权机构,分成很多新的别宗。这些诸侯的封地和爵位也都是由嫡长子继承,成为别宗的宗子,也就是“小宗”。

在诸侯国内,一些小国君又分封自己的兄弟,建立卿大夫之家。这些卿大夫在自己的封邑内立有家庙,统率自己的家族,对国君而言,他们又是诸侯国内的“小宗”。

这种宗法关系层层相属,使族权和政权合二为一。可见,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均按照这种宗法关系确立起来。

宗法制度、国家政治制度以及宗法组织与国家组织结合在一起,确保奴隶主贵族的宗主权和政治垄断地位,这也成为西周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色。2022-11-10
ysrdz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4-12-19 09:41: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第一,在洛水北岸营建新都城--洛邑, 进一步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公把商朝的“顽民”强行迁到洛邑,调来八师军队进行看守,并以此作为东部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自此,周王朝出现了两座都城,西都镐京称为“宗周”,东部洛邑称为“成周”,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周王的统治得到极大加强。第二,西周刚建立之...

  • 另外在封国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巩固和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周公旦封小弟康叔为卫君,令其驻守故商墟,以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分给他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锖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多是些有某种手工艺专长的氏族。康叔封地不仅面积大,而且统有八师兵力,以防止殷民的再度反抗。姜太公原...

  • 周公东征发生于什么时候?周公东征发生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平定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诸方国的战争。据记载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时年13岁,周公就辅助成王理政。但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就散布谣言,说周公要篡夺皇位,与纣王之子武庚纠合,联络一批殷商的贵族,...

  • 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第二年周武王病死,其弟周公旦辅佐成王继位。不久发生商朝旧贵族和武王兄弟的叛乱,周公旦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为稳定东方,扩大实行分封制的范围。作用:通过分封制,西周把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的...

  • 周武王建立周朝仅仅两年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年幼的儿子周成王继位。由于周成王才13岁,难以独自管理国家,于是由周成王的叔叔周公旦辅佐。在周公的辅佐之下,周朝实现了强盛,于是历史上就把从周成王亲政到他儿子执政的几十年的一段时期称为“成康之治”。周公在辅佐成王的时候尽心竭力,他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