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的教育思想 (1)制礼作乐,敬德保民周公制礼作乐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不限于"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一类的礼节。从《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使太史克对鲁宣公说:"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
周公的制礼作乐,奠定了我国礼乐文明的基础,使我国成为一个礼仪之邦,从此以后,礼乐制度一直是规范国家生活的主要手段。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我国在治理国家方面以教化为主的思想基础。周公(生卒年不详),姬姓名旦,亦称...
周公的思想为儒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后来儒家把周公和孔子称为一对,把他们尊称为儒家的圣人和先驱者。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周公所设计的那种有秩序有礼仪的社会。汉代学者贾谊评价周公是“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之...
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儒学文化具有奠基的作用。周公制礼作乐的基本内容是制度规范和交往礼仪,而体现在制度和礼仪背后的则是道德精神,体现了我国旅游文化从鬼神文化转向了礼乐文化...
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